我將昨夜的夢栽種在庭院的茂竹中 新鮮的晨曦下有誓願緩緩萌芽 生命也欣然轉醒 再一次活在世間 再一次愛
獵取對象長談,書院前的老樹下 愈聚愈多的青年學者對自己的命題下定義 這個星系最初的智慧你們一一筆記後 用長長一生的飛行去印證學院中描述的宇宙吧
他們相信天空那塊藍色草原上豐碩的果實是不朽的 草絲會以整個草原的晞噓質疑太陽: 當再一次日落後 星星會再回來嗎?
暴雨與泥土的媾合 批倒一叢青草 安然坐下,雨后 一幅潑墨山水畫 會迤邐開展在平野之上
雲霓與飛翔的告別間漸漸消逝, 我們自脆弱的哀愁裡釋放出來,發現 一滴露珠與殿堂的一句對話 是這世界的真理。
當然,在英國發行的《藝術社會學》,自然不能避免文化研究的觀察模式,縱跨文化光譜的兩端,作者來回在純藝術(戲劇、舞蹈、交響樂、歌劇)以及通俗藝術(好萊塢電影、流行音樂、低俗小說、電視劇與電視喜劇、廣告)之間探索
讓大地安然入睡休養生息 讓童年乘著光陰的翅膀離去 再溯者記憶的河道回來 讓年輕的憂鬱站起來遠眺 看候鳥在風雨聲中折返
莊嚴的巨大的無微不至的亦剛亦柔的 風 長驅直入 停格。歲月 沈默的黑白片 不認得字幕的童年 望出去,從老屋的窗口
沈靜有禮的山水微笑著退後 將自己淡成一幅 逸筆水墨 白雲是不著墨的 只可意會,靜靜卷舒
菊瘦了麼 霜濃了麼 添衣了麼 關窗了麼 傷風好了麼 夢找得到回家的路麼